了真直播笔记
心:
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售,经管脏腑进行协调活动。心之外有心包,对心起保护作用,中医认为外邪入心,往往先侵犯心包,如高热时的神昏谵语,便是热入心包的表现。
血液的运行主要靠心气的推动,故有“气行血亦行”之说。脉管与心相连,是血液运行的通道,心气的强弱、心血的盛衰,都可从脉管上反映出来。心气不足,鼓动无能时,则脉细无力,并出现血行障碍(如郁血)。心气不足,卫外之气不固,则自汗。气来不匀时,则脉律不整(称为代脉)。血与脉管之间也互相影响,血瘀可使脉道不通。
心的主要病症:心悸、胸痹、不寐、心衰。
心衰、心慌、气喘、水肿多见于老年人,长期心慌心脏功能不全,心脏肿大心电图改变,是心脏功能无法推动气血运行,伴有下肢或全身水肿。
类似真心痛心肌梗塞很危险,痛的时间长,伴有冷汗无力头晕。
一、心悸:
水饮凝心,心阳、正气不足。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时,心的鼓动力弱,心搏加快,故心悸气短,脉细弱沉。关寸尺都弱。整体辨证都是血虚。
心气不足,卫外之气不固,则自汗。气来不匀,则脉有结代。阳气不达于肌表,则形寒。
1. 心胆气虚
胆的来源就是肝肾,光胆气虚不会有心悸。胆小怕事惶惶之如人欲捕之,一定先调理肝肾、心。
主证:心悸、气短、自汗,活动时加重,心区感闷,面色苍白;苔白,舌质淡,脉细弱或结代。胆小怕声音,惶惶不可终日。
治法:用安神定志丸,日常多使用黄精,加强练功。
2.心血不足:
主证:气短、失眠、舌体淡白、面色苍白无华,脉象细弱。
治法:养心阴补心血。选用归脾汤加减阿胶。所有心悸心慌甚至肿瘤都要用到阿胶,阿胶补血凉血养血行血乃是补血圣品,它进入心脏的效果更好。,心悸时加阿胶。黄连阿胶汤加朱砂。
3.心阳不足:
主证:身体怕冷,胸闷,整体怕冷,脸色发白,手脚发冷。舌苔发白,伴有心悸心慌气短症状。阳虚则内寒生,阴虚则虚火旺。
治法:补心气,温心阳,安心神。用安神定志丸,采太阳气,日常多食人参地黄黄精。可选用龙骨牡蛎汤、苓桂术甘汤等,一般不用麻黄利水。
4.阳虚型:
主证:水饮,痰饮,四肢肿胀,脉滑,水饮停胸,
治法:心慌先解决水饮,苓桂术甘汤。可以加法夏、陈皮、
5.阴虚型:
主证:五心烦热,阴虚潮热盗汗,脉细数,主要是心悸。
治法:天王补心丹+朱砂安神丸,建议再加点阿胶。阴虚火旺一定心血受到补心血效果加强,用黄酒把阿胶烊化,以此水送服丸剂。心火不旺不用朱砂安神丸,只用在火特别旺,其他降不下来。
6.血瘀型:
主证:淤血阻滞,代谢慢、舌紫唇暗,结代脉
治法:可用桃仁红花汤或血府逐瘀汤,同时兼顾阴虚补血。
7.痰火扰心:
主证:由痰和肝火共同导致,舌苔黄腻,口干口苦,脉束悬滑,痰火扰心心火旺。
治法:用黄连温胆汤
二、 胸痹
淤血停滞,舌紫暗,唇色发青,结代脉,或胁肋胀痛。
1.痰凝型
主证:脾胃虚弱,痰饮停滞,脉滑,个体肥胖。
治法:瓜蒌白酒薤白汤或涤痰汤+四君子(健脾)、异功散
2.寒
主证:遇寒发作,变天劳累时胸口痛闷,手脚怕冷,气弱,舌苔苍白。心阳不振心肾阳虚寒有关系。
治法:当归四逆汤+枳实薤白桂枝汤。
3.气滞
主证:气滞,脉弦,胸闷、日久心悸
治法:柴胡疏肝散
4.气阴两虚
主证:乏力,阴虚火旺,脉细数,五心烦热
治法:人参养荣汤+生脉饮
5.心肾阳虚
主证:整体阳虚,手脚发冷,腰膝发软,舌苔白,舌体胖大齿痕明显。
治法:右归丸+人参附子汤,或日常喝点肉苁蓉,采太阳气。
6.心肾阴虚
主证:整体阴虚,手脚发冷,腰膝发软,潮热盗汗五心烦闷,脉
治法:补水于上元。天王补心丹+炙甘草汤。或菟丝子亦可。
7.淤血
主证:舌苔紫、脉结带涩。
治法:活血化淤。根据淤血成因气虚、痰、阴虚等不同成因配合用药。
三、心衰
一般气虚血瘀,气阴两虚、阳虚三种类型。心脏之气消耗特别严重。
不同类型分别用保元汤加血府逐瘀、生脉散加减等;无论哪种类型,人参、附子、干姜、肉桂常用,严重的心衰需加量,心衰引起的水肿一定要温阳利尿利水。
1.气虚血淤
主证:劳累发作,不能走路。伴有水肿乏力。
治法:补心气,用保元汤
2. 气阴两虚
主证:乏力,潮热盗汗,
治法:人参生脉散+血府逐瘀汤+麦冬
3. 阳虚
主证:怕冷,形寒肢冷。
治法:解决脏腑胀大膨胀。真武汤+大枣
4.脱证
主证:心阳虚脱时,心液随阳外溢则大汗淋漓;神失所主,昏迷不醒;四肢厥冷,脉微欲绝。
治法:回阳固脱、益气救逆回阳固脱,益气救逆。用参附汤。人参,附子,干姜,肉桂,牡蛎。
5. 肝火
主证:口渴、口干口苦、半夜醒来脾气暴躁等。
治法:可用龙胆泻肝丸等。
四、不寐
肝火旺,口干口苦,
1.痰热
主证:舌苔黄腻,脉弦滑数
治法:痰热用黄连温胆汤
2. 心脾两虚
主证:面白、消化不好、无血色、脉沉细、苔白
治法:可用人参归脾汤,桂枝汤或人参桂枝汤。
3.心肾不交
主证:心慌心悸腰膝酸软,小便频数
治法:交通心肾。偏阳不足:用金匮肾气丸;偏阴不足:用六味地黄丸+交泰丸
4.心胆气虚
主证:多因气血虚弱,精气不安、肝供血不足、易害怕声音,惊悸不安。
治法:兼顾肝、肾、心,可选用安神定志丸+酸枣仁汤,人参可加量。
血府逐瘀汤:桃仁10、红花10、川芎7、赤芍12、牛膝10、桔梗12、
柴胡15、枳壳10、当归18、生地黄18、甘草15
原因:内科淤血不是外伤引起的,因理气补气补血活血为主,桃仁红花适量不要大量。外伤引起的短时可以大量应用。
安神定志丸:茯苓15、茯神10、远志10、人参10、石菖蒲9、龙齿7
结代脉:脉跳动时突然会停一下,结:短时停顿,代:长时间中停顿。不光有淤血,还有气阴两虚。气血阴阳造成的气虚。调治时需补心气心血。可以用炙甘草汤剂。心律不整可用炙甘草汤加减:炙甘草、党参,麦冬,当归、阿胶、五味子。
其他建议:
1.补心气:黄芪、党参或太子参,重者用人参。
2.温心阳:附子、肉桂、干姜。
3.安心神:茯神、远志、酸枣仁、柏子仁,五味子、夜交藤、龙齿、牡蛎、磁石。
4.随症加药:心悸加远志;有瘀血者再加桃仁,红花、郁金;多汗加煅龙骨、煅牡蛎或五味子;失眠加酸枣仁;水肿加茯苓。
黄精、苁蓉:补肾精,保养元气、抵御衰老,增强抵抗力,适合肾阳不足、手脚冰凉等人群。
练功:练功配合中药养生很重要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部落冲突账号绑定工具腾讯版九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